图书馆
贤林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贤林讲坛 · 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三位专家莅临贤林讲坛讲学
作者: 日期:2017-06-29 点击数:

3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桂荣、刘文德和李云河研究员来我校讲学,在贤林讲坛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Bt水稻的非靶标效应研究”的专题报告。


讲座中,王桂荣介绍了嗅觉在调控昆虫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以昆虫嗅觉识别机制为基础的反向化学生态学研究方法和理论。随后,他以蚜虫报警信息素识别机制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采用反向化学生态学研究思想解决科学问题。最后,在反向化学生态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害虫“推—拉/干扰交配”防治新策略。刘文德介绍了稻瘟病对粮食生产的危害,详细讲解了分生孢子萌发、释放孢子粘液、形成芽管、产生附着胞、侵染钉刺入、侵染菌丝生长六个病菌侵染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分子机理的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并重点阐述了这四个方向的研究进展。李云河对“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作了介绍,以转Bt水稻为例,从转Bt水稻对非靶标生物的非靶标影响与昆虫行为及种间关系的调控机制两大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王桂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昆虫学报》等杂志编委,在《自然》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累计影响因子>200,被引1000多次。

刘文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植物病理学报》等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

李云河,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16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授权5项。参编专著及转基因科普系列丛书近10部。(赵冬生编辑供稿)



上一条: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解析中国的东北亚难题
下一条: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詹姆斯∙奥利维奥教授莅临贤林讲坛讲学


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图书馆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南湖路237号


  • 图书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