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林讲坛·2018”系列讲座以图书馆馆长杜超教授的一场最美“分享”拉开帷幕。4月10日下午,杜超教授以《大学季·风景这边“读”好》为题,作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报告,200余位师院学子与我校图书馆老师一起在现场参与了这次精神盛宴。
报告会由信阳师范学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宏鑫研究馆员主持,王宏鑫以“贤林讲坛”的“贤者”入手,以孔子对贤者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描述作为引子,介绍了我校粉丝众多的贤者——文化学者杜超教授。
杜超的讲座以“最美的风景是‘读’书”展开。先从“读大学”讲起,讲了大学知识传播、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在一所大学里最美的风景是阅读,但常有人以“没时间”为借口不阅读。杜超从事实层面和道理层面驳斥了“没时间阅读”这种伪命题,得出“轻轻松松做大事”的结论,指出我们作为阅读者应享受阅读。接着以“读书随处是净土”、“禅意·定力”、“固定座位”、“诗意阅读”、“借光”、“半亩塘边好读书”、“不止是青春,又岂在校园”等数组自己关于阅读场景的摄影作品为例,向大家展示阅读的美好。同学们纷纷掏出手机,现场拍摄杜超所分享的“美”景。在分享了唯美的阅读场景之后,杜超又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四个方面入手,对“参差不齐、有喜有忧”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由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问题入手,给出了自己的阅读建议。最后,号召大家“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时,读书吧。”“当你不知道该去哪里时,来图书馆吧。”
深入浅出的讲座让同学们陷入沉思,而演讲之后的讨论同样热烈,对这场美妙的分享做了更深层次的延伸。有同学就讲座中杜超关于读《时间简史》的经历提问,如何读一些“读不懂”的书。杜超就自己大学时读《诗意》的经历为例,建议同学们可以对阅读来一场自我挑战,会有很独特的收获。有同学就自己读《格萨尔传》的枯燥乏味难以为继求助,杜超建议当读自己实在读不懂的内容时可以借助“读得懂”的人的解读,并推荐了陈嘉映先生关于三大宗教的解读以供参考。有老师提问如何引导大学生从“水煮”、“大话”类书本的浅阅读进入经典的深阅读,杜超回复以身作则,先影响自己,去阅读经典,而后带动身边的人。如此,让一部分人阅读经典,从而带动更多人阅读经典。
最后,商学院15级杜晓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7级朱清城两位同学朗诵了杜超教授为2018年新发行的馆刊《读着》所写的发刊词《这里是图书馆》,在舒缓唯美的诗朗诵里,全场人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美妙的分享之旅。
(图书馆 黄丽珺供稿 林科佳供图)